太原10月30日电 题:山西一个偏僻小山村的脱贫新希望
作者 刘小红 史俊杰
一条新修的水泥路将三面环山的乔峪沟通向外界,这条沟的最深处就是里峪掌村。该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东冶头镇,172户居民全部栖居半坡,村庄矗立了将近200年。
里峪掌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东冶头镇,172户居民全部栖居半坡,村庄矗立了将近200年。 史俊杰 摄然而,村庄并没有因岁月更迭而改变贫困的模样。走访村里最年长的老者,对光景的记忆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苦劳作,好日子还是停留在盼头里。随着晋中地税局帮扶工作队驻村,在昔阳县、东冶头镇、村两委齐心努力下,里峪掌村一个偏僻小山村,开始升腾起新的希望。
解水殇 坚定脱贫信心
“一瓢水,小孩洗了大人洗,大人洗了再浇地”、“煮面喝汤,我们是要当水喝”。对于水,来不及顾及水质的好坏,不浪费一滴水早已是村民无奈而年长日久的习惯。
直至2016年12月15日,里峪掌村迎来了“晋中市地税局驻村帮扶工作队”这门远亲。“什么时候脱贫,我们什么时候离开”这是驻村帮扶工作队长闫学强,工作队员乔新,“第一书记”郝海明,来里峪掌前一致下定的决心。
据了解,村里共有172户,其中107户就是贫困户;全村366人,常年在外打工146人,留守的全部是60岁以上老人;640亩耕地,人均只有1.7亩,且多在半坡上。农业收入微薄,产业更谈不上。而且一个更为紧迫的问题被集中反映——“缺水”。
现如今,2400平米大街小巷全部硬化,80平米排水沟得到修缮,10盏路灯亮了,村民出行更方便了。 史俊杰 摄“缺水”的问题得到晋中市地税局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领队杨奇恒局长最大支持。在邀请山西省第三地勘测研究院地质水文专家实地堪测和反复论证后得出结论,里峪掌村可以打井出水。
随后,在昔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终于,里峪掌村打井开始了。历经磨难,602米,终于出水了。2017年8月30日,里峪掌村出现了过年才有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至此,靠天吃水的日子,在里峪掌村一去不复返。
说起以后可以吃上深井水了,71岁的贾便良依然觉得“这生活有奔头了。”有了水,一切变得有了希望。更可喜的是,这口深井水还将覆盖到阳坡、前峪掌另外两个村。
里峪掌村打井开始了后,历经磨难,602米,终于出水了。 史俊杰 摄兴产业荡起致富希望
有了水,里峪掌村真的变了。现如今,两栋现代化的蓝色工棚建在了村庄的西半坡,明亮而显眼。这是村支书翟瑞林带领村民成立瑞祥农牧专业合作社,今年刚刚建起的4万多只肉鸡养殖场。
据了解,肉鸡养殖场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经营,已与全村107户贫困户签订入股合同,惠及228人。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参与项目工程建设及后期管理,预计在鸡场投产后户均即可增收800元。
同时,根据里峪掌村坡地多、人均耕地少、劳动力弱化、近年来玉米价格不稳定的实际情况,工作队与村两委决定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品种,以优质谷子为主,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传统特色种植的提质增效。
2017年初春时节,全村共61户上报158亩坡地种植谷子,初步实现了谷子面积的结构调整。同时实施的还有“品种优化”。经考察,工作队引进了冀谷38品种,这一品种是昔阳县首次引进的优质谷种。该品种在河北、山东获得实验成功,具有口感好、产量大、种植省力、免间苗等特点,很受农民欢迎。
“品种优化”获得了晋中市地税局领导大力支持,合计35160元的费用种子化肥均由局里承担。考虑到让更多贫困户获得实惠,没有种植谷子的农户也同样免费领到了两袋化肥。而谷子种植一项,预计全村将年增收180000元,种植户户均增收3000元。
“村里有水了,养鸡场建起了,在家门口有事可做,何必要背景离乡出外打工?”30岁的小岳曾经在上海打工,如今在养鸡场承担电工及其它一些事务。而像小岳一样,今年返村干事的至少还有4个年轻人。
走访村里最年长的老者,对光景的记忆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苦劳作,好日子还是停留在盼头里。 史俊杰 摄“里峪掌村坡地多,环境好,无污染,最适宜种杂粮,这些坡地将全部种上杂粮,力争打出里峪掌的品牌特色。
强班子筑牢幸福根基
微信群,现代人们最熟悉不过的交流平台,在里峪掌村,党建竞答群显现了更为不一般的力量。“从4个人发展到190人也就是几天时间的功夫,来自北京、太原、石家庄、阳泉、县城的家乡在外人员踊跃参加答题,令人感动。”作为群主,郝海明一开始也没有想象会有如此高的人气。
就在前几天,考上大学的贾志霞通过微信群了解了贫困学生补助政策,最终,在工作队帮助下拿到了5000元助学金。
在村里,村民对村两委的所言所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村里没有加工厂,翟书记自掏一万多块钱给村里买了碾谷机、面粉机,让村民免费用!”“日间照料中心没菜吃,瑞荣人家把自己的一亩地让出来给种菜。”“村里打扫,村干部自己先出来扫,哪最脏自己先最先干。
现如今,2400平米大街小巷全部硬化,80平米排水沟得到修缮,10盏路灯亮了,村民出行更方便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常年开设,孤寡老人和低保、五保老人从此不再“流浪”;千余平方米文化休闲广场,安置健身器材,设立读报栏、宣传栏,村民有了更高层次享受;卫生所改貌升级,群众看病难得到缓解;30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住房困难得到解决。桩桩件件,里峪掌村的旧模样已经换了新颜。(完)
责编: